首页

婧児小主第一视角

时间:2025-05-23 08:05:38 作者:关于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浏览量:94840

  中新社成都10月3日电 题:法国艺术家手绘陆游诗:一场跨时空的文艺对话

  作者 单鹏

  一位生活在当代的法国艺术家,为何对近一千年前的中国南宋诗人陆游产生共鸣?近日,法国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安哥拉的一组陆游诗画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画面中,孤独的人影面向湖泊、眺望远山,笔墨和留白传达出东方水墨画的神韵,构图和线条则有西方绘画的特点。

  让·安哥拉创作的陆游诗画,是成都博物馆“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的一组展品。今年国庆假期,观众被这组兼具东西方绘画风格的画作深深吸引,感受法国当代艺术家与中国古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

9月28日,“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图为国庆假期期间,观众参观让·安哥拉创作的雕塑。 (成都博物馆供图)

  “我读了陆游的诗歌后,就试着用绘画把这些诗歌表达出来。”让·安哥拉说,这是他与陆游“交流”的一种方式,“画作中的人物既是陆游,也是我。我试着走进陆游的诗歌,在绘画里和他‘相逢’”。

  “邂逅”陆游之前,让·安哥拉就对中国文化了解一二。早年间,他从一位致力于在法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让·安哥拉还是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的“邻居”,他曾走进赵无极的画室观摩后者作画:“赵无极先生的画室除了一把椅子和一块画布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喜欢把画布竖起来,用一支很长的画笔在上面描绘。他画的云雾、光线展现了高超的技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20世纪90年代,让·安哥拉收到了夫人劳尔赠予的一本法语版陆游诗集,自此与陆游“结缘”。让·安哥拉与劳尔同为艺术家,许多雕塑作品由二人共同创作完成。让·安哥拉也会把劳尔的形象融入雕塑作品。“陆游的诗歌是我和夫人相遇的一个见证。”让·安哥拉接受采访时说。

9月28日,“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图为让·安哥拉创作的陆游诗画。 (成都博物馆供图)

  陆游的诗歌拉近了让·安哥拉与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距离。“蒲萄初紫柿初红,小阁凭阑万里风”,写的是秋季的丰收场景和凭栏远眺的开阔意境;“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辽阔和日月长久的感受。时至今日,让·安哥拉时常翻开陆游的诗集,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

  通过阅读陆游所写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让·安哥拉逐渐找到与这位中国诗人的共鸣。他认为,诗人与艺术家一样,都是用作品描写周遭环境,表达内心世界。他在陆游的诗歌中读到了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既是陆游写下的诗歌,也是我手中捏出的雕塑。”让·安哥拉说,“不管是陆游的诗歌,还是这些绘画和雕塑,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实际上,中国文化以一种缓慢但又非常直接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艺术创作之中。”让·安哥拉对中国传统艺术并不陌生。“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开展前,他与夫人参观了成都千年古刹文殊院,在那里,让·安哥拉欣赏到许多中国山水画。对于画中渺小的人物形象,他评价道,正是这处点睛之笔,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让·安哥拉还用整整一下午参观了位于成都市郊的陆游祠。一座壮年陆游的汉白玉雕塑令这位法国艺术家直呼意想不到。在他所读的诗歌中,陆游是一位安享晚年的老者形象,而这里的陆游身背刀剑、意气风发,“这个雕塑让我看到了他保家卫国、勇敢战斗的一面。”(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际排联透露中国女排世联赛23人名单 朱婷入选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提出到2035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其中,涵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等内容。

国乒战胜罗马尼亚队,晋级混合团体世界杯四强

15日,2024年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暨“放心消费在福建”三年行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该场活动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18家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举办,相关部门披露了上述数据。

浙江签约1000亿元海洋经济项目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9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加沙地带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活动将于9月1日恢复。他说,世卫组织欢迎以色列承诺在特定区域实施人道主义暂时停火,并为疫苗接种活动顺利进行搁置撤离令,但要保护加沙地带的儿童,仍需实现永久停火。

广西水牛研究所上思县国际合作水牛繁育研究基地开建

“一笼人间烟火,老街园林辉映。”从南翔老街入口出发,营员们经过一道狭长的廊道,跨越报济桥,“双塔古井”之观始至眼前。这两座宝塔为纯砖仿木结构,高11米,是上海古塔中的“老寿星”,尽显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

跟随文物普查员的脚步 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在雕刻实操环节,孩子们以自己感兴趣的首都遗产为篆刻题材,认真构思图案和布白,将自己的设计呈现出来,并分享各自在篆刻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一直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张千溪同学得知有这样一个活动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通过篆刻艺术,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从中汲取了灵感和启示。同时,还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互相学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